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行业成长动力三部曲:量增、价增转向产品升级
我国乳制品行业2015年规模为4896亿元,行业增速见顶,之后增速逐年下滑,从量增驱动转向价增驱动,到2021年行业规模达到6340亿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预计未来乳制品行业驱动力将以产品结构升级和品类高端化为主,行业从直接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有望再现啤酒行业高端化驱动利润率提升的发展路径。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双寡头市场目标:剑指全球乳业第一集团军
复盘伊利蒙牛近20年发展史,常温大单品是核心推力,但展望未来五年,两大龙头在保持核心大单品迭代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在其他品类寻求突破,并通过外延扩张驱动规模增长。对比二者核心品类优势,我们认为伊利短期聚焦奶粉市场份额提升,蒙牛则在奶酪、低温奶业务寻求突破。二者新五年规划:2025年,伊利进入全球前三,蒙牛则欲再造一个蒙牛,我们将在正文中详细探讨二者实现收入的具体路径。
双寡头竞争回归利润:从规模诉求转向利润考核
随着伊利、蒙牛的战略调整,二者关注的焦点也从市场份额的提升转向利润考核,从成本/均价/费用三维度拆析可见:伊利蒙牛毛利率提升主要源于成本控制(原奶价格变动1%对应毛利率变动0.4个百分点)以及产品高端化下的均价提升(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1%对应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同时两者在广告端回归冬奥前投放标准有望释放20亿利润空间(对应当前2-2.5%净利率提升),渠道端买赠和价格战缓和也将直接提升净利率水平。
投资建议
伊利蒙牛近期回调后,PE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偏低水平。从可比公司PEG看,伊利蒙牛相较于类似业绩增速的食饮行业龙头估值水平相对偏低。从未来ROE水平看,伊利/蒙牛未来三年ROE预计分别升至24%/16%,对应历史PE估值水平在28-33倍区间,两者当前估值水平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伊利股份: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305/1461/15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07/130/143亿元,未来三年CAGR为17.7%;EPS为1.68/2.04/2.24元;对应PE为22/18/17倍。当前申万乳品行业公司2022年平均PE23倍,食饮行业龙头平均PE38倍,公司作为龙头有望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享有部分溢价,我们给予28倍PE估值,对应2022年目标价47.04元,维持“买入”评级。
蒙牛乳业: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993/1113/123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9/73/86亿元,未来三年CAGR为19.8%;EPS分别为1.49/1.85/2.18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2/18/15倍。我们看好其渠道改善、白奶产品结构升级以及高毛利品类发力后带来的业绩提速。当前乳制品行业公司2022平均PE为23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享有部分溢价,给予28倍PE估值,2022年目标价41.72元,对应港股价格48.60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奶价格上行、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孵化不及预期、食品安全等风险。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