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9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如何看待当前国内金融风险?如何处置与推进?本文进行简要解读。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020年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在宏观稳杠杆、处置金融风险和整顿金融秩序方面均较好的实现了既定目标,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内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内防控疫情输入压力依然较大,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牢固,金融风险仍然点多面广,区域性金融风险隐患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个别中小银行风险较为突出。
下一阶段,常态化阶段的金融防风险工作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继续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工作重点转向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如何看待当前宏观问题与银行业风险?
宏观问题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宏观杠杆率上升风险,因此要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风险关系,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二是可能的跨境资本冲击,目前来看,这部分影响有限,但从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考虑,仍需加强监控。
金融业风险方面,银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2022年经济底线假设约4.78%,中小银行压力较大,补资本问题突出且急迫,还需要关注证券、保险业违约传染风险。
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表明,风险整体可控,高风险机构较去年数量减少、占比下降;分结构类型看,大型银行评级结果较好,高风险机构仍主要为农合机构与村镇银行;分区域看,绝大多数省份存量风险已压降,
金融风险如何应对?报告要求:
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全力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以“在线修复”为主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大银行体系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分类施策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
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加强预期管理,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财政政策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监管政策不确定性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