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报告导读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已现拐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提振消费,疫情后消费如何修复是当前市场关注的核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投资要点
过往疫情后消费如何修复?
1)疫情冲击下消费修复时间相对较长,武汉和南京社零增速分别历时8个月和4个月稳定转正,武汉于21年10月稳定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房地产市场修复速度快于社零,但是21年7月起地产销售增速再次转负,多个城市放松地产需求端政策,稳增长预期增强。
3)疫情散发限制了社交距离和消费场景。2021年以来至今,武汉市和南京市城市客运总量与19年同期水平相比恢复到70%-80%。
本轮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有何不同?
1)本轮疫情打乱了消费的修复,但疫情防控拐点已明确出现。受疫情冲击影响,吉林省2022年3月和上海市2022年4月社零分别下滑60%和48%。
2)本轮疫情影响下,货运物流受到一定冲击,主要因为奥密克戎可以通过物流来传播。吉林省和上海市2022年4月公路货运量分别下滑74%和72%。
复盘:政策组合拳助修复,消费增速将加快向中枢收敛
1)越南:经历了21年6月-10月疫情严重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与服务总额分别下滑11%/28%/33%/31%/18%,但并未对经济整体产生伤筋动骨式的影响;随着确诊人数下降,越南消费逐渐修复,22年3月-5月分别增10%/13%/23%。
2)新加坡:组合拳助力恢复经济,消费缓慢恢复,除21年11月和12月、22年3月分别达到19年101%/104%/101%外,其余月份均较19年有所下滑。
3)我国先后经历六轮疫情冲击,坚持动态清零,除20年武汉疫情和22年上海疫情外,我国社零均超过19年同期水平,体现出较强韧性。20年5月商品房销售率先强劲反弹,20年9月社零增速回正。21年7月起,商品房销售首次出现负增长,社零增速略乏力(考虑到全国客运量下降,该增速已非常难得),这与7、8月份江苏、河南、湖南、湖北等经济大省出现疫情相关,同时与部分产业政策调整有关。从22年1、2月份社零增速看,中国经济仍保持着强大韧性,三月份开始的多地疫情打乱了经济的修复,地产政策效果仍待观察。
展望:政府密集出台刺激措施,消费有望加速修复。
1)近期各省市密集出台提振消费的措施。消费券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关联消费倍数在3.5—17倍之间,有效带来增量消费。2)分行业看,政府消费券一方面用于补贴旅游和餐饮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加快消费修复;另一方面通过补贴汽车、家电等消费,以大宗商品为抓手带动更多增量消费。
伴随着上海全面复工复市,以及各地地产政策加快落地,商品房销售面积能否率先见到向上趋势是本轮全国社零消费的前瞻性指标。修复之路虽然漫长,逆周期调控措施快速逐步落地,我们对于消费逐步恢复力度没必要过于悲观。影响消费复苏最大的变量和潜在风险点仍然是疫情是否会频繁出现,此外,复杂的海外经济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扰动项。
风险提示: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政策刺激力度不及预期。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